博鳌论坛2024|专访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中国加强与东盟等RCEP成员合作,将推动区域产业链重构与升级
“2024年,亚洲经济预计保持增长势头,有望继续领先世界经济增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近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指出。
桑百川受邀参加3月26日至3月29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今年年会以“亚洲与世界:共同的挑战,共同的责任”为主题,会上将发布《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报告。同时,打造亚洲增长中心将成为与会嘉宾热议的线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伴随RCEP的发展,东南亚地区作为亚洲经济一体化的领头羊,区域各国产业合作、贸易投资合作不断深化,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凸显出这些地区的经济活跃度在上升,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也在增强。“伴随RCEP不断深化,中国和RCEP其他成员共同有效应对全球经济变局,拓展和稳定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的合作前景广阔,新的合作增长点聚焦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科技创新等。”
《21世纪》:你如何看待亚洲经济增长势头?对2024年亚洲经济增速有何预期?亚洲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将产生多大影响?
桑百川: 2023年亚洲经济增速达4. 5%左右,明显高于全球经济2. 8%左右的增速。亚洲仍然是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地区。
在地缘冲突加剧、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等因素冲击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而亚洲经济总体表现相对较好,对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
整体来看,亚洲经济对全球的影响力在显著增大,尤其是印度和中国的经济增长更好,成为拉动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
2024年,亚洲经济预计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有望继续领先世界经济增速。其中,东亚地区的增速预计大体与上年持平,南亚地区增速预计进一步提升,继续居亚洲各地区的首位,中亚地区的经济增速可能略有下降,西亚地区的增速预计明显提高。总体来看,亚洲经济表现仍将令世界瞩目。
桑百川:在全球化变局下,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的新特点。其中,亚洲经济一体化取得显著进展。RCEP正式生效后,有效推动相关国家经济、贸易的增长,成为亚洲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力量。
当然,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会受到区域自身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一方面,亚洲不同地区的国家差异较大,东亚、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以及西亚和中亚各地区增长状况不尽相同。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亚洲区域经济合作尚未形成一个整体。另一方面,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谋求构筑“小院高墙”、强推“脱钩断链”的挑战下,亚洲各国经济合作也受到外部因素扰动,出现诸多变数。印太地区合作对亚太经济合作带来新的变数。
桑百川:伴随RCEP的发展,东南亚地区作为亚洲经济一体化的领头羊,区域各国产业合作、贸易投资合作不断深化,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凸显出这些地区的经济活跃度在上升中,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也在增强。
《21世纪》:RCEP已生效实施超两周年。请问,你认为RCEP在推动亚洲经济一体化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取得了哪些成效?
桑百川:RCEP不断深化,成为推动开放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遏制全球化逆流、拉动世界贸易投资和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
RCEP生效以来,各成员国从中受益,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效应初步显现。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规则产生贸易创造效应,原产地累积规则的实施也增强了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合作。
可以说,RCEP成员之间的贸易投资活动日益活跃,内部一体化发展和贸易网络的形成已经初见端倪,并有望继续深化。
《21世纪》:能否再展开谈谈关税减让和贸易便利化等措施为RCEP成员国合作带来的利好与影响?
桑百川:RCEP形成区域内更规范统一的规则体系,各成员履行海关程序、检验检疫技术标准等高水平承诺,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措施落地。广泛运用数字技术手段,协调经贸政策和信息共享,提升了物流通关效率。各方落实促进无纸化贸易承诺,承认电子签名的效力,为网络交易的开展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此外,货物贸易零关税的产品数量占比逐渐增加,各地签发RCEP证书数量、金额都在稳步上升,原产地累积规则大大降低了享受关税优惠门槛,使得成员国之间的投资合作和贸易合作显著增强。
当前,RCEP成员之间的平均贸易份额超43%,表明内部一体化的贸易稳定发展。RCEP成员之间的相互投资日趋活跃,区域内的产业转移和合作,也有效增强了RCEP的向心力和内在凝聚力。
《21世纪》:伴随RCEP生效实施,你如何看待中国在促进区域贸易投资和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的角色和作用?中国与RCEP成员国经贸关系呈现出怎样的特点以及原因?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桑百川:中国是RCEP成员中最大的经济体,也是RCEP成员中相互投资的重要资本输出国和资本吸收国。中国引领区域贸易投资合作,也是拉动区域贸易投资和经济增长的主角。
从中国与RCEP成员之间的经贸关系变化看,中国已经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并且是稳定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是RCEP成员中对东盟投资的大国。
但是,去年,中国与RCEP成员中的日本、韩国的贸易增速下降,投资关系有所减弱。这主要由于美国推行印太战略、构筑小院高墙,谋求与中国脱钩断链,从而对中国与东亚国家之间的贸易投资合作关系产生冲击。
不过,中国与东亚的日本、韩国,与东盟成员之间存在明显的产业互补性,产业合作的空间巨大,中国与RCEP成员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合作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
未来,伴随RCEP不断深化,中国和RCEP其他成员共同有效应对全球经济变局,拓展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合作前景广阔。
在我看来,经济利益巨大是合作的基础,也预示着良好的前景。外部扰动因素不足以改变中国与RCEP成员之间,包括与东亚的日本、韩国,与东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投资、经济合作趋势。
桑百川: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货物贸易蓬勃发展,涉及的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既有新能源、电子信息、机电产品,更有农产品、矿产品等。
在制造业领域,中国相较东盟具有领先优势,中国制造业产品对东盟的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另外,中国投资品成为对东盟出口的重要产品。中国对东盟的产业转移明显提速,带动中国投资品对东盟的出口,推动东盟制造业的升级与发展。这预示着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合作加强,同时,中国对东盟的投资快速增加,中国投资品对东盟的出口预计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桑百川:在农业领域,中国和东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贸易投资合作关系。中国不仅大量进口东盟的水果、橄榄油等农产品,而且在东盟农业领域的投资在增强,农业产业化合作在快速发展。
未来,中国与东盟在农业领域中的合作重点预计朝着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业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中国依托在农业特别是农产品深加工方面的技术优势,加强对东盟的农业领域投资,将推动东盟的农业产业化进程。
桑百川:RCEP不断深化,将使其朝着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更高标准的方向演进,这也会使得RCEP成员之间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合作保持稳定发展态势,为亚洲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合作和升级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
RCEP成员中的发达国家以及作为新兴市场领头羊的中国,成为推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重构和升级的主导力量。
RCEP成员之间产业的互补性较强,中国是区域内第一制造大国,中国劳工成本的上升以及其他要素成本的增加,也使许多企业谋求区位转移。依托RCEP带来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契机,加大对RCEP的成员尤其是东盟成员的投资合作,也成为企业的重要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RCEP内部贸易相对稳定,但是对外需求依存度又较高,外部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外部产业链、供应链的变化,都会对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合作产生影响。
所以,发挥中国作为区域最终的消费大市场的功能,利用中国作为制造大国具有的大量优质产能谋求区位转移,加强中国和东盟等RCEP成员产业链、供应链的合作,这将成为推动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重构和升级的重要力量。
一是数字经济。RCEP成员正抓住新一轮产业的契机。在数字化、智能化的过程中,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具有领先优势。加强RCEP成员之间的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将成为RCEP成员新的合作增长点。
二是绿色经济。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等绿色经济领域也具有全球领先优势,加强在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贸易投资合作,也将成为RCEP成员重要的合作增长点。
三是技术研发创新。RCEP成员创新活力较强,拥有大量的优秀创新人才,在技术研发和创新领域也将找到新的合作机会。
桑百川:RCEP并非最高标准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协定,在提质升级中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关税水平,扩大成员规模,更好发挥区域大市场的功能。
RCEP在提质升级中,应继续保持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理念。作为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柱,RCEP在开放发展中,应继续稳固经济贸易合作关系,摆脱外部扰动力量的冲击。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有效落实RCEP各成员的承诺。在稳步扩员中增强大市场的功能,培育区域内最终消费市场,增强内部贸易一体化的进程。
当前,美欧市场收缩与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的区域化集聚,对RCEP生产网络带来冲击,RCEP区域生产网络迫切需要做出调整。
作为区域生产网络中心,中国具备成为区域内市场提供者的巨大潜力,在价值链升级中也取得了明显进展。进一步增强区域内市场的活力,加强区域内研发合作,提升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自主掌控力,也是中国推进RCEP区域生产网络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