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是双十一了,不光电脑里的各个大件,外设厂商也开始摩拳擦掌。如果你想买键盘,大概会有个自己的预算,比如 500 块买把好的。但当你打开购物软件——399、299、199,直到 99、89 的价签也挂在了机械键盘的名头上,这场「价格内卷大战」已经探到了百元以下。

  从前这一价位只有一两把键盘可选,而现在,机械键盘终于和薄膜键盘站在了几乎同样的起点。你只用 100 块钱,就可以买到一把功能完整的有线机械键盘,它甚至可以支持轴体热插拔或 RGB 灯光,再加个一百块还能用上铝质外壳,一个个挂上「键盘卷王」「gasket 结构」「软弹手感」的诱人标签,看起来誓要把自己的利润空间全部塞回用户兜里。

  那么,既然 100 块就能搞定输入的需要,我还有必要花上预算好的 500 块吗?这两把键盘之间差的究竟是什么?

  其实所有的因素都能归结成设计与功能两个部分,看得见的是设计,看不见的就是功能。这些差异背后承载的最终还是厂商软硬件开发能力的差距。贵价键盘不一定有「更好」的硬件与软件配置,但如果你翻看大厂定价于 ¥1000 以上的键盘,它们大多在硬件或软件层面,基本都有些自己的独到之处。

  比如近期比较火的 ROG 夜魔,出身败家之眼,定价 ¥1799,如果单看物料造价,它可能算不上特别突出。尽管采用了金属材质,但也只限于上盖的金属板,加工难度不算特别大;下盖仍然采用了常见的塑料材质,只是配置了搭上 ROG Logo 的定制硅胶块填充空腔,这不能成为它卖上价格的理由。

  ROG 最拿手的就是他们的软硬件协同开发,夜魔的那块 PCB 可能是目前所有带旋钮和带屏幕的键盘中量产键盘中最独到的。它采用了 2 英寸的 OLED 显示屏搭配旋钮进行控制,这块屏幕在键盘上功能不少,除了显示自定义动画音量电量大写锁定这些常规功能,背靠华硕的 Armoury Crate 驱动,还可以显示 CPU 温度与 GPU 温度等系统信息,尽管听起来也没什么了不起的(Armoury Crate 还常年被骂),但在所有带旋钮和屏幕的键盘中,它是少有的能把 UI 做好、交互还简单易懂功能齐全的。

  同样常年 1000 以上的还有 Cherry 的 MX8.2。我个人相当不喜欢 Cherry 的键盘,因为它除了附送一个铝质航空箱外,很少有明面上一眼便知的优点。但即使是 Cherry,也能和 ROG 一样,把自己的键盘无线 毫秒以内——这是什么概念呢?不少键盘的有线连接延迟都做不到这个水平。再加上 Cherry 本身就是老牌轴厂,轴体工艺上保持着龙头老大的地位,可以把键盘触发的延迟压缩到最低。

  同样常年在这些位置下工夫的,还有一直忙着开发私有协议的罗技、雷蛇、海盗船等厂商,他们的重点不在于键盘延迟的高低——虽然他们(大多数情况下)也做得很好——而更在于键盘连接的稳定性。而对于一般的消费者来说,唯一能感觉到键盘延迟的时刻就是无线连接不稳,导致输入出现重键、卡顿等问题。大厂们对于细节功能上的精益求精,可能并不能成为消费者购买的理由。

  尽管最近键盘圈子内关于键盘延迟的讨论甚嚣尘上,不少厂家也在键盘延迟上开始内卷,但做到底终究也比不上这些在开发上有先发优势的老玩家。但对这些厂家来说,一把键盘回报率拉到 4000、8000 Hz,还要无线连接如有线般稳定,更实惠的做法显然是让客服告诉用户,让无线接收器离路由器远点、离键盘近点,功效甚至更加显著。

  而当我们把预算砍到 1000 以下,有两个品牌出现频率突然变高:洛斐和阿米洛。两家厂子的共同特点,就是他们在键盘外观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他们几乎都没有公模外壳的键盘,即使采用了较为常见的键盘设计,也必定在涂装上多花心思。阿米洛早些年是以代工闻名的,后来靠设计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近些年也开始在键盘配置上努力,比如开发了自己的静电容原理、机械手感的轴体。且不说效果如何,阿米洛的设计能力着实有口皆碑,无论是本体,还是主打电竞与机甲风的手里键,都获得了不小的关注度,也有许多人就为了这个外观买单。

  至于洛斐则更加直白,前一段时间他们推出了自己的全新宣传主题「美丽有罪?」直面多年来美丽废物的名声。而洛斐确实是一家只靠颜值活到现在的厂商。从最早 ¥399 的青轴类打字机机械键盘,到现在全透明的 1% 系列,洛斐把好看这件事做到了极致,从头到尾没有推出过一款公模键盘。相信买他们的人也没有一位是冲着性能去的。

  在键盘的售价中,这样的厂商有很大一部分成本都发给了设计。那么如何在合理的售价下,平衡自己的性价比品牌形象和开发成本,就成了他们需要面对的大问题。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设计好看的键盘性能会低些。阿米洛、洛斐、Nuphy 这些以外观见长的品牌键盘延迟数据就大多不太好看,这就要聊到另一类厂商。

  有设计派,自然就有性能党。当大部分厂商都没有自主研发核心的能力时,他们就需要采购供应商提供的主控以及开发好的现成方案。其实和鼠标类似:同样写着采用 3395 引擎,厂商采用了性能不同的主控,鼠标体现出的实际表现就会有差别。它可能体现在电池续航、键盘延迟、灯光效果等多个方面,消费者大多时候感受不到,只有遇到极限情况,才会体现出差别。

  这也是目前 200 到 600 价格区间内,竞争最激烈的一批厂商。在之前键盘用户被客制化键盘的普及化,带动着了解了不少营销概念,最明显的是对键盘新功能的追逐,其次是键盘结构与声音的吹捧,再次是对键盘低延迟的考究。

  新键盘在功能上的跟风的非常明显的。如果出了什么新的流行配列,没多久,几个键盘厂商就带着自己的新配列键盘来了。小屏幕、旋钮、滚轮,都是如此。在这些之后,就要先说自己是 gasket mount,与之伴生的是对所谓软弹手感的追求,还有在压缩完键盘内部空腔后,保留的相对纯净的轴体打击声音的追求。

  早期的厂商和客制化玩家的思路一样,他们选择与轴厂共同定制轴体,通过改变材料、轴心形态等方式,换取更好听的声音,让发声集中不松散。后来便开始你抄我、我抄你地在键盘中塞上各种材料,从毛毡到硅胶,到多孔的 Poron 泡棉,甚至量产的美纹纸、压缩结构的钢板,和堵住开孔的透明塑料膜。

  在这一区间内,许多键盘在外观上都没怎么动脑,它们要么直接「借鉴」了某些成熟键盘的造型——从客制化键盘到量产键盘都有,要么直接采用了公模设计,将设计成本尽可能拉低,剩余的钱都用来堆料。可即使同样是理论性能更好的 Nordic 芯片作为主控,如果方案商提供的固件调校不甚完好,再高的配置也能做出差劲的延迟。在某些低价位键盘上,这种问题更加明显,毕竟键盘主控自然不如手机之类的设备强大,有时仅仅是打开 RGB 灯效,都会导致无线延迟的显著增加和稳定性的下降。

  这样不好吗?当然不是。从整体来看,量产键盘的体验,比十年前甚至五年前都好了太多。键盘并不是每个人的玩物,对大部分消费者来说,可选的余地增加了,键盘的功能变强了,手感声音都变好了,这自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目前这个低价为王的市场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将妥协的手指,伸向了键盘作为「工具」的属性。

  在我的理解里,一样工具最重要的属性是稳定。当我需要敲钉子,我希望抽出一把锤子就能使上劲儿,而不是敲个两下,锤头就要从柄上飞出去。

  这就牵扯到客制化键盘和量产键盘的一个重要差别:比起工具,客制化键盘的结构、外观、配置等本身就有一定的「玩物」属性,它可以为了解决一些小问题,采取相对奇异的配列,或是采用更少见的结构、材质。并不是说量产键盘无法复制,而是这些特性甚至可能与量产键盘作为工具的稳定性要求相悖。

  我们以大火的 gasket mount 结构为例。作为近年来热度较高的键盘结构,它原本解决的问题是,早期以螺丝将键盘内胆固定于底壳或顶壳的硬性接触结构,在打字时会导致壳体共振、靠近螺丝的区域手感生硬不均。而所谓「声音好听」「手感软弹」,其实都是各种消除共振的措施的附加作用。

  而事实上,之前量产键盘大多采用的是极为稳定的三板斧:天地盖、钢板、焊接轴。它真正亟待解决的问题,就只是钢板的硬。但不管是不是玩家,手感和声音都是肯定要追求的。Gasket mount 就成了厂商的宣传话术,好像用了它就能手感软弹声音干净,一个个地跟风用上了 PC 等软材质的定位板,在电路板上疯狂开槽。客制化玩家面对的轴体五花八门,可能时不时就有换轴的需求,于是从主打可换轴体的网吧键盘领导者狼派 CIY 那里学来了热插拔轴座;量产键盘也跟进了,刚好手感更好的国产轴体也在上升期,键盘厂与轴厂还能合作共赢。

  这么做的问题在哪呢?客制化键盘用的大多是铝外壳,因为量小,可以全铝 CNC 把外壳铣出来。有一个硬质的基底,外壳本身的刚性就有了保证,还可以让金属外壳本身就留比较小的空腔。量产大多用的还是 ABS 塑料外壳,本身的强度就不及金属,如果要多加填充物以缩小声腔,整个内胆的重量就会上涨,甚至压弯外壳。还有一些,为了能再便宜一点、好填充一点,砍掉了键盘底壳里的加强筋,使整把键盘抗扭性极差,经过一路颠簸,到玩家手里时,连放都放不平。

  内胆也是一样。这种软性结构常常配上键盘填充的另一个原因,是如果定位板本身的材质并不够韧,只是单纯的软,内胆是会在按压时整体下陷的。在热插拔而非焊接轴体的情况下,这种不稳定的连接会被放大。你压得越狠,手感越软,轴越可能从轴座中松脱,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轴体不触发、双击、PCB 和定位板对不齐、轴座被捅掉等等。客制化玩家不知道这件事吗?当然知道。因为 PC 这样的软质定位板,最早就是方便用热插拔轴座的玩家也能模拟无钢结构的手感的。习惯了有钢板补充外壳强度的量产厂商自然要吃上一亏,开始尝试更硬的材质,结果又搞出了「硬 gasket」「软 gasket」这样语焉不详的说法。

  当然,求新求便宜的量产厂商不会告诉你这些,他们甚至可以把生搬硬套的结构缺点当作卖点宣传,让大把用户插不上轴、打不了字,直呼退货,但键盘终究能用,这些问题都是用户不好好操作造成的。好在几年过去了,这样的低级错误也越来越少,问题逐渐转向另一个方向。

  如果现在去查询市面上比较火爆的低价键盘,你会发现在里边能看到不少过去被认为属于高端键盘的元素:三模连接、金属外壳、轴体热插拔、RGB 灯效、优秀的手感和声音、可以自定义的小配件。到这个「卷王」主战场价位,在大家都用一样的宣传辞令时,你的每次预期降价,遇到都是更隐性的成本取舍。

  比如外壳的注塑强度和用料品质可能比同工厂高价款要差;同一个系列中,低价款在砍掉灯光时,也会同时换更差的主控,甚至从全键无冲突变成六键无冲突;同样是热插拔轴座,可能从凯华换到中端的佳达隆,再换到更便宜的小厂上,或是进一步变成铜鸡眼、端子热插拔,都能用,只是寿命有差别;采用的轴体也可以换到性能较差、工艺更老的廉价轴,键帽也是一样的道理。没有几家会真的赔本赚吆喝。

  并不是所有的键盘厂商都真的有自己的工厂,有不少甚至还不如几家做大了的客制化工作室,需要寻找已经成熟的代工厂进行生产,而如果他们想与自有工厂的厂商做到价格竞争,就需要在各方各面尽可能节省。最明显的就是 QC 检测。

  最近这些低价卷王翻车常常就是翻在品控上,由于靠低价位吸引购买者,一时间涌入的巨大首发销量常常让厂商猝不及防,产线的工人也没有办法按照同等标准对待试产品与正式产品。还有一些看似低级的设计问题,都是厂商面对成本压缩时,不得不选择的妥协之计。

  用 LEOBOG 的 Hi75 来举个例子。这是一把定位非常精准的低价键盘,甚至是在卷王中做得相对还行的一位。它希望在 ¥200 价位做出一把声音好听的金属外壳键盘。事实。


杏彩体育官网app 上一篇:Thermaltake钢影·巫妖S机箱评测:为主流 下一篇:造车的四大工艺简述

杏彩体育官网app

产品展示

杏彩体育官网

杏彩体育平台app